閥 門 品 牌
美國建紀念墻悼"華工血淚" 將埋百具華人遺骨(圖)
美國太平洋鐵路建設史上華工貢獻巨大 但曾遭種族歧視
3000多名華工因惡劣天氣而全部遇難 死者后事無人料理
1869年5月10日,被譽為世界鐵路史上一大奇跡的橫貫美國東西的大動脈建成,但是中國人并沒有被邀請參加會師典禮。
在建設太平洋鐵路中,華人死后不能與白人一起葬入公墓,只能埋入墓外野地。
近140年之后,美國洛杉磯在“長青公墓”專門開辟墓地,埋葬幾年前發現的華工遺骨,以紀念為美國鐵路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華工。
據新華社電 美國洛杉磯官員8日在東部“長青公墓”揭幕一堵紀念墻,紀念早期參與修建美國太平洋鐵路的華工。5年前在公墓附近發現的100余具早期華人遺骨將自下月起移入公墓內。
美國糾錯史
我們著手帶頭糾正那段錯誤,將他們重新葬入“長青公墓”這個一度拒絕他們的地方。
——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社區聯絡部主管拉波塞
紀念墻正面主體呈淺褐色,中央黑底壁面上用繁體漢字刻一副對聯:“前人勇拓基備嘗苦難、后進應奮發敬慰英靈”,橫批“緬懷先賢”,日期記為“公元二零零九年”。
參加揭幕儀式的人群中出現不少白發蒼蒼的黃皮膚老人。
“這明顯是一段歷史錯誤,”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社區聯絡部主管拉波塞說,“我們著手帶頭糾正那段錯誤,將他們重新葬入‘長青公墓’這個一度拒絕他們的地方。”
大都會交通局2005年6月修建市中心唐人街與東郊帕薩迪納市之間輕軌時,在“長青公墓”附近發現一處墓地,挖出174具人類遺骨、刻有漢字的墓碑和瓷器等物品。經考古學家鑒定,不少死者為19世紀末為美國修筑鐵路的華工。因當時美國政府推行種族主義政策,華人死后不能與白人一起葬入公墓,只能埋入墓外野地。
現階段,交通局決定在這座公墓中辟出專門場地,重新安葬這些遺骨。安葬工作自下月開始,計劃3個月內完成。
華人尋親史
這些遺骨在外漂泊太長時間,我們不想再等下去,我們想結束。
——華人團體負責人
確認死者身份并尋找他們親人的過程一波三折,迄今鮮有結果。
遺骨發現時,施工單位沒有及時通知華人社區代表,對挖出的遺骸處理不當。墓地受毀壞,甚至傳聞挖出的棺木和遺骨遭拋棄在垃圾場內,引發當地華人不滿,華人社團與市政當局展開交涉。
大都會交通局否認扔棄遺骨,說發現墓地后立即停工,請考古專家鑒定,但因工地附近居民主要是墨西哥裔和日裔而未能及時通知華人社區。
后來,交通局在附近一個火葬場發現一批文件,上寫葬入墓地者姓名、壽命、種族和死因。那里原為華人社區建于1888年的靈祠,1924年改為火葬場,丟棄原有墳墓標記物。由于文件未顯示相關墓地位置,因而無法確定與遺骨關系。
交通局2007年發起尋親活動,在當地和國外中文媒體上登廣告,以求與死者親屬取得聯系。拉波塞告訴美聯社記者,迄今僅有一人認親,自稱是T·E·布茲比的玄侄孫輩人,說先人來自科羅拉多州。
出土物品顯示,一具遺骸主人名為T·E·布茲比,死于1883年,時年17歲。“這些遺骨在外漂泊太長時間,”華人團體負責人黛西·馬說,“我們不想再等下去,我們想結束。”
新聞背景
赴美華工苦難史
曾備受種族歧視
據新華社電 太平洋鐵路建于19世紀中后期,貫穿北美大陸,為美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資料顯示,1865年年底至1866年年初,接連5個月暴風雪致雪崩頻發,修建太平洋鐵路部分線路的3000多名華工全部遇難。幾個月后,冰雪融化,人們才發現尸首橫陳,幾乎都身穿單衣,赤著雙腳。死者后事無人料理,由新來華工掩埋。
1869年5月10日,被譽為世界鐵路史上一大奇跡的橫貫美國東西的大動脈建成。盡管華工為這一國家工程作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貢獻,但是中國人并沒有被邀請參加會師典禮。
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華人歷史學會前會長黎國威介紹,應美國西部開發之需,華工自1848年左右開始大規模進入美國。盡管臭名昭著的“排華法案”當時尚未出臺,但華工一進入美國便普遍受歧視,工作條件極其惡劣,華人常成為種族暴力犧牲品。
黎國威說,當年多數華工遺骸或骨灰在人死數年后由親人帶回國,部分貧窮華工死后因家人無錢買棺木,遺體直接埋入地下。據記載,直到1890年后,洛杉磯地區華人死后才獲許葬入正式墓地。